线缆高压漏电起痕试验机全面解析
一、定义与用途
线缆高压漏电起痕试验机是用于测定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和耐漏电起痕指数(PTI)的专业检测设备。该设备通过模拟电场与含杂质水的作用,评估材料的耐电弧性能,防范漏电引发的安全事故。
主要应用领域:
电工电子产品
家用电器
高压绝缘子
新能源汽车连接器
照明设备、低压电器、机床电器、电机、电动工具等
二、技术参数与性能指标
核心参数
参数类别 | 具体指标 |
施加电压 | 0~6000V±5%可调(部分型号可达10kV) |
电流阈值 | 60mA持续2秒或试样燃烧即终止测试 |
电极间距 | 4±0.1mm |
滴液间隔 | 30±5秒 |
溶液电阻率 | 395±5Ω·cm(0.1%氯化铵溶液) |
试验时间 | 最长6小时 |
设备组成
高压电源系统(2.5kV-10kV交流)
电极系统(不锈钢/铂金材质)
精密滴液装置(蠕动泵控制)
智能控制系统(PLC+触摸屏)
安全保护模块(过流切断、电压归零等)
三、工作原理与测试方法
工作原理
设备通过施加工频交流电压(48Hz-62Hz),在倾斜45度的试样表面持续滴加污染液(如0.1%氯化铵溶液),模拟带电部件间因污染物导致的漏电起痕现象。当材料表面形成稳定电痕或产生持续电弧时,设备自动记录并停止试验。
标准测试流程
试样预处理:将150×100mm试样置于(23±2)℃、50%RH环境中调节24小时
参数设置:根据材料等级选择测试电压(常用2.5kV/4.5kV),调节滴液时间间隔至30s±5s
结果判定:通过蚀损深度测量和电痕追踪长度对比确定材料耐电痕化指数(CTI)
四、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主要标准
GB/T6553-2014:评定在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
IEC60587:1984: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GB/T4207-2022: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
标准差异
高压漏电起痕试验:主要依据GB/T6553-2014,适用于严酷环境评估
CTI漏电起痕试验:主要参照GB/T4207-2022,专注于材料指数测定
五、使用与维护指南
使用注意事项
试验前检查:
确保设备及周围环境清洁
检查电源、地线连接是否正确
确认电极间距(6.35±0.1mm)和压力(1.0±0.05N)
试验过程:
准确调节滴液装置(间隔30±5s,高度35±5mm)
实时监测试验电压、电流等参数
出现异常及时停止试验
维护保养
每日:清洁电极表面,清除残留电解液与碳化痕迹
每周:校准滴液系统,验证单滴电解液质量(20±0.5mg)
每月:检查电极状态,校验电极压力
每季度:检测高压系统与绝缘性能
六、选购建议
明确测试需求:根据材料类型和测试标准选择电压范围(如600V或6000V)
关注核心参数:滴液精度(应≤0.5%)、电压稳定度(±1%)等关键指标
验证资质认证:确认设备通过ISO9001等质量体系认证
考虑扩展功能:如数据存储导出、多组同时测试等高级功能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科技园上地十街1号
电话: 010-66024083
邮箱:34401258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