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品质是生命,服务是宗旨

Quality is life, service is the tenet

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双极板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使用注意事项

双极板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使用注意事项

来源: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25-07-08    浏览:112次

双极板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使用注意事项

双极板(Bipolar Plate, BPP)和气体扩散层(Gas Diffusion Layer, GDL,通常指碳纸/碳布)是燃料电池(如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核心组件,其  面内电阻(Through-Plane Resistance, TPR)和面电阻(Through-Plane Resistance, TPR)或接触电阻(Contact Resistance)   是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参数。北广精仪仪器公司专门用于测试这类材料的电阻率测试仪(常采用改进的四探针法或特定夹具法)在使用时需特别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测量准确、可靠并保护设备与样品:

核心原则:模拟实际工况 + 保证良好重复性接触  

一、样品制备与处理

1.样品尺寸与平整度:  

严格符合夹具要求:样品需切割成测试夹具规定的标准尺寸(通常为方形或圆形,如 5cm x 5cm),边缘整齐无毛刺。

表面平整至关重要:双极板(石墨/金属复合材料)和碳纸表面必须尽可能平整。任何翘曲、凹陷或凸起都会导致接触压力不均,显著影响电阻测量结果,尤其是接触电阻。测量前可将样品在平整重物下压一段时间。

2.清洁与干燥:  

去除污染物:使用无尘布蘸取高纯度无水乙醇或异丙醇,  轻柔  擦拭样品待测表面(特别是双极板的流道面和碳纸的微孔层/基底碳纤维面),去除油脂、指纹、灰尘、加工碎屑等。避免使用会留下残留物的溶剂或擦拭物。

干燥:清洁后,必须在洁净干燥环境(如干燥器)中充分晾干或吹干(使用高纯氮气或压缩空气),  确保表面无任何液体残留  。水分会显著降低测量电阻。

3.环境适应(可选但重要):  

湿度控制:燃料电池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湿度。如果研究湿度对电阻的影响,需在可控湿度环境中平衡样品足够长时间(通常数小时),或在测试仪配备的湿度腔内进行测量。

温度控制:电阻可能随温度变化。如需评估温度依赖性,需确保样品在目标温度下达到热平衡。注意夹具和探针的热膨胀系数匹配。

二、测试系统配置与校准

4.选择合适的测试模式与夹具:  

区分面内电阻 vs. 接触电阻 vs. 体电阻:明确测试目标:

面内电阻 (In-Plane Resistance):   评估材料自身在平面方向导电性,常用   直线四探针法 (Linear 4-Point Probe)  ,需专用探针台。

面电阻/体电阻 (Through-Plane Resistance/Bulk Resistance):   评估材料在厚度方向的导电性,是双极板和GDL的关键指标,常用   改进的四探针法或专用面电阻夹具  。夹具通常包含两个大面积电极(模拟流场板)对样品施加压力,并内置电压/电流探针分离。

接触电阻 (Interface Contact Resistance):   评估双极板与GDL之间界面的电阻,需使用  模拟电池夹具  ,包含双极板样品、GDL样品、模拟流场板(通常为镀金铜板)和压力施加装置。

夹具匹配:确保所选夹具适用于待测样品的类型(刚性双极板 vs. 柔性碳纸)和尺寸。

5. 电极与探针:  

材质与表面:电极(电流施加端)和电压探针通常采用高导电、耐腐蚀、硬度适中的材料(如镀金铜、黄铜、不锈钢)。  保持电极和探针接触面高度清洁、光滑、无氧化或损伤  。定期用细砂纸(如2000目以上)或专用清洁剂抛光,并用溶剂清洁。

探针间距校准 (仅限四探针法):   使用标准电阻片校准探针间距 `s` (对于直线四探针) 或确认面电阻夹具的有效面积因子(根据夹具设计确定)。

6. 压力控制系统:  

核心参数:施加在样品上的  压力  是影响接触电阻和体电阻测量结果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必须模拟燃料电池堆的实际装配压力(通常在 0.5 - 3.0 MPa 范围)。

精确控制与测量:   使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气动或伺服电机驱动),确保压力  均匀、稳定、可重复  地施加在样品整个有效接触面上。记录并报告每次测试的精确压力值。

压力范围与步进:   根据研究需要,可能需要在不同压力下进行测试(如压力扫描)。设置合理的压力步长和保压时间。

7.电学系统校准:  

源表校准:定期校准电流源和电压表的精度。

开尔文连接:必须使用四线制(开尔文连接)进行测量,以消除导线和接触电阻对电压测量的影响。确保电流线和电压线分开连接且接触良好。

测试电流选择:  

选择适当的测试电流(通常在 mA 量级),确保产生的电压降在仪器量程内且有足够信噪比,但  避免电流过大引起样品发热  (焦耳热),特别是在高电阻样品或高压力下。建议进行小范围电流扫描验证欧姆特性。

对于面电阻测试,夹具通常内置了分离的电流注入和电压测量回路。

三、 测试操作流程

8.    样品安装:  

精确定位:将样品平整、居中放置在夹具的下电极/下探针平台上。对于接触电阻测试,严格按顺序放置:模拟流场板 -> GDL -> 双极板样品 -> 模拟流场板(或上电极)。

避免污染与损伤:操作时佩戴无粉丁腈手套或使用洁净镊子。防止样品弯折(尤其碳纸)。

9.施加压力:  

平稳加压:启动压力系统,缓慢、平稳地施加压力至目标值。避免冲击加载。

保压稳定:达到目标压力后,  等待足够时间(通常 30- 数分钟)  ,让样品形变(尤其碳纸的压缩)和接触达到稳定状态,再开始电学测量。记录保压时间。

10.   执行测量:  

设置参数:输入测试电流、电压量程、平均次数等参数。

读取数据:启动测量,记录稳定的电压降 `V` 和已知电流 `I`

多次测量:在同一压力点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或在压力稳定后连续读取一段时间观察稳定性。

方向性注意 (碳纸):碳纸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测量面电阻时,  必须  确保电流方向垂直于碳纸平面(厚度方向)。测量面内电阻时,需明确方向(如机器方向MD vs. 横向CD)。

11.   压力变化测试 (如需):  

若进行压力扫描,在改变压力后,必须再次等待压力稳定和样品接触稳定,然后重复测量。

注意压力循环可能对样品(特别是碳纸)造成不可逆压缩,影响后续测试结果。记录测试顺序(升压/降压)。

12.   环境控制 (如温湿度腔):  

若在控温控湿腔内测试,确保样品、夹具在设定环境下达到充分平衡(可能需要数小时)后再加压和测量。监控腔内实际温湿度。

四、 数据处理与报告

13.   正确计算电阻率/电阻:  

面内电阻率 (四探针法):   `ρ = (πt / ln2)   (V / I)` (对于厚度 `t` 远小于探针间距 `s` 的薄片,常用公式) 或根据具体探针配置和样品尺寸使用标准公式/修正因子。

面电阻 / 体电阻:   `R = V / I` (直接得到电阻值 Ω)。  面电阻率 (单位:Ω·cm²)   通常计算为 `R   A`,其中 `A` 是  电压测量探针所包围的有效接触面积 (cm²)   (由夹具设计决定,需明确或校准)。有时也直接报告面

新四探针1 - 副本.png


主营产品:电压击穿试验仪,介电常数介质损耗测试仪,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海绵泡沫落球回弹试验仪,介电常数测试仪,体积电阻率测试仪,海绵泡沫压陷硬度试验仪,介电击穿强度试验仪,橡胶塑料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耐电弧试验仪,毛细管流变仪,自动进样器,电气强度试验机,欢迎来电咨询。
版权所有©2025 北京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化工仪器网

推荐收藏该企业网站